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会计事务
专业代码:7303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 所属专业类 | 对应的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 等级证书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 | 企业会计、银行、审计、税务、会计师事务所 | 财务工作、审计、税务、金融机构、管理会计等 | 审计、税收、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破产清算 | 财务管理师 会计信息化师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我校财会专业定位于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处于会计教育系列的初级层次,主要培养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在基层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以及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统计、营销、管理(领班、主管)等方面工作的技能人才。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中职办学层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规格
1、 职业素养
类别 | 标准 |
政治素质 | 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⒉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素质高。 |
思想素质 | 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乐于奉献,团队意识强,与时俱进; ⒉热爱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强,作风正,思想素质过硬。 |
道德素质 | ⒈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善待动物、乐于助人,道德素养好; ⒉遵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⒊规范操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
身心素质 | 1. 具有健康的体格,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2. 具有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3. 具有健全的心理,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 |
2、 知识标准
(1) 专业基础知识
工作任务 | 专业基础知识 |
出纳 | 库存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核对 |
财务会计 | 会计岗位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凭证设置、会计账簿设置、会计处理程序设计、内部报表设计、存货采购核算、 商品销售核算、 固定资产核算、 无形资产核算、 职工薪酬核算、投资核算、筹资核算、特殊业务核算、财务成果形成、所得税核算、 财务成果分配 成本计算对象确定、 成本项目确定、 成本计算方法选择、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成本分析、数量进价金额核算、售价金额核算、 进价金额核算、 数量售价金额核算KIS 电算化: 总账管理、 工资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 存货管理、 采购与应付款管理、销售与应收款管理 |
纳税实务 | 税制体系构成、 税种分类、 税款计算 税费的计算、 申报和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 |
财务管理 | 财务制度制订、预算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投资管理、收益与分配管理、税务管理、财务分析与评价 |
存货管理 | 存货最大量与最小量的制订、出库单管理、入库单管理、存货明细账的登记、盈亏盘点的管理 |
工资管理 | 计时或证件工资、奖金、津贴扣款等的计算、工资汇总表的编制 |
(2)岗位基础知识
核心岗位 | 技术知识 |
出纳岗位 | 能熟练办理现金收支结算业务、银行转账结算业务; 能明辨现金和各种银行结算票据的真伪; (能按照规定保管现金和各种结算票据; 能按照规定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能按照规定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 能正确处理在货币资金结算过程中出现的差错。 |
财务会计岗位 | 1)能参与企业会计制度等规章制度修订的讨论,会整理成最终成果: (2)能熟悉划分会计岗位原则。 |
1)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2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 (3)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处理各种经济业务: (4)能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完整提供会计信息。 | |
(1)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和劳务的成本; (2)能正确编制成本报表; (3)能根据成本报表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 | |
1)能结合批发企业、零售企业、鲜活商品经营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存货进、销、存的核算和管理: (3)能正确编制商品进销存日报表及其他各类财务报表。 | |
财务管理岗位 | (1)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方法; (2)能在财务主管指导下制定财务制度; (4)能进行企业预算管理; (5)能进行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6)能进行企业投资管理: (7)能进行企业收益及分配管理; (8)能进行企业税务管理; |
存货管理 | 1)对各类存货的认识(原材料、库存商品、周围材料等); (2)能够做好存货最大量与最小量的分析: (3)能够填写出库单与入库单, (4)能够用适当的方法对存货进行清查; (5)能够填写盈亏盘点报告表; |
工资管理 | (1)能够辨别各类工资单: (2)能够检查各类工资单是否有错; (3)能够用30天或27.15天计算计时工资; (4)能够计算各类奖金、津贴、补贴和扣款; (5)能够对工资单进行汇总编制工资汇总表; |
(3)能力标准
能力类别 | 具体能力 |
专业能力 | (1) 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能够填制凭证,登记账薄,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 完成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 (2) 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常用办公软件、电算化系统、手工账等软件的使用。 (3) 将计算机技术和财务工作综合应用的能力。能熟练掌握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并能利用计算机作辅助财务分析工作。 (4) 企业管理能力。具备商业交往、组织管理、与财政、税务、 银行等职能部门的沟通能力。 |
方法能力
| (1) 自我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惯,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快速查阅专业的相关资料和文献, 能够快自学专业领域的一些前沿知识和技能。 (2)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能力。能根据专业领域的需要,运用多种媒介、多种方式采集、提炼、加工、整理信息。掌握专业所需的计算方法, 计算来的数据,并对专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 |
社会能力 | (1)与人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心态和换位思考的宽广胸怀,尊重他人, 诚以待人, 能够敏锐发现共同的话题和兴趣, 运用巧妙的方式和对方沟通。 (2)与人合作能力。牢固树立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点,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3)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综合知识去努力思考、积极探索,并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4)革新创新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技能。以高超的学习能力,敢于冒险的勇气和敏锐洞察力,坚持不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5)外语应用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本专业相关英文资料, 能规范书写英文简历、 总结、 假条等应用文, 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针对职业岗位(群)共同具有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是不同专业技能必备的共同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强化课程思政。要强化任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每门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与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一)公共基础课程
1、《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内容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及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职业道德与法律》
课程目标: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大纲》,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作用和规范,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成长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3、《哲学与人生》
课程目标: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大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4、《语文》
课程目标: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5、《数学》
课程目标: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计算和数据处理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初步等数学基础知识。
6、《英语》
课程目标: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包括语音项目、交际功能项目、话题项目、语法项目、词汇项目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为适应未来多样化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7、《体育与健康》
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达到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卫生与健康、增强体质的锻炼方法、体育保健、各项目竞赛规则)和体育实践(田径、球类、棋类、基本体操、武术、体育舞蹈),培养学生提高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以及体育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8、《德育》
课程目标:高中德育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课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德育课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要求教师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德育课教学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服务、道德实践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其次,情感教育与价值引导并重: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递,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努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9、《公共艺术》
课程目标:公共艺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 包括音乐和美术两个部分, 音乐教学通过中外不同体裁、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掌握音乐欣赏的正确方法与音乐表现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美术教学通过不同美术类型(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建筑、摄影等)的表现形式与发展演变进程,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熟悉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
10、《历史》
课程目标:历史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基础模块为中国历史,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拓展模块为世界历史,内容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模块化历史教育,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11、《物理》
本课程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 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转化规律的学科。同时也是是一门实践性、 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是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重要的 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既为学生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又在培养 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 的重要作用,是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12、《化学》
根据《中等职业公基础课程方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相关专业学生职业 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科学合理设置本课程结构,确定课程模块和学时。
(二)专业(技能)课程
1、《基础会计》
课程目标:《基础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基础会计课程作为财经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会计基本概念,掌握会计的定义、目的、职能以及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重要性等基本概念。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复式记账法、账户体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流程和方法。熟练运用会计软件,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学生应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财务会计》
课程目标:财务会计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其能够运用会计原则和规范,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为外部利害关系人(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等)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了解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等。熟悉会计核算流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借贷记账法,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合理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分析财务报表,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决策提供依据。掌握会计软件应用,学会使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报表生成和分析,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3、《会计信息化》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会计事务,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操作,学习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报表生成和分析。培养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管理,学习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流程、管理和维护方法,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培养数据分析和管理能力,学会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4、《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课程目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原则和要求,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合规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财经法规的基本内容:了解国家财经政策、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地方性会计法规等,理解这些法规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意义。培养遵守财经法规的能力,学会在工作中遵守财经法规,避免违法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原则: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保密等,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会计职业道德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掌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和评价方法,学会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合规性检查和评价,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5、《会计手工记账实训教程》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会计手工记账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提高其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等基本理论。熟悉会计手工记账流程,学习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等手工记账的基本流程。培养会计实务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会计手工记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在会计工作中遵循规定的流程和规范,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树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保守企业商业秘密,公正、客观地处理会计事务。
6、职业指导
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和政策、就业环境和就业途径、求职方法和求职技巧;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增强职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
7、通用工作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领域的拓展,通用技能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等,成为各行各业共同需求的技能。对这些技能的指导和培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在求职过程中,除了专业技能,雇主更看重学生的通用工作技能。通过系统的指导,学生能够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就业率。通用技能的培养不仅有助于职业发展,还能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8、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指导学生提升这一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职场中,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至关重要。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指导,有助于他们在未来职场中更具竞争力。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支持系统,减少孤独感和社会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在现代社会,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指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9、行业综合实训
行业综合实训,是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行业用人需求实现接轨的一项重要的创新,通过把毕业生放到一个模拟工作环境里,使其做为一个职业人,全方位的体会实训工作方法和内容, 从而使学生快速了解工作要求,体会工作任务,适应工作环境。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不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1周一般为24-2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28个学时计算。
其中认知性实习、专项实习、校内综合实训,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顶岗实习集中安排,时间为0.5学年。
(二)会计事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
会计事务专业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在分析了各个职业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能力的基础上,针对于就业班学生在不同培养方向的职业发展,设置了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岗位课程。
如下表
课 程 类 别 | 序 号 | 主要课程名 称 | 计划内学时数 | 按学期分配学时数 | |||||||
总学 时 | 理论 课 | 实践 课 | 1 | 2 | 3 | 4 | 5 | 6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
文 化 基 础 课 程 | 1 | 语文 | 252 | 54 | 54 | 54 | 54 | 36 | |||
2 | 数学 | 252 | 54 | 54 | 54 | 54 | 36 | ||||
3 | 英语 | 162 | 36 | 36 | 36 | 36 | 18 | ||||
4 | 历史 | 72 | 36 | 36 | |||||||
5 | 化学 | 72 | 36 | 36 | |||||||
6 | 物理 | 72 | 36 | 36 | |||||||
7 | 德育 | 144 | 64 | 80 | 36 | 36 | 36 | 36 | |||
8 | 艺术 | 72 | 36 | 36 | |||||||
9 | 思想政治 | 136 | 34 | 34 | 34 | 34 | |||||
10 | 体育与健康 | 180 | 36 | 36 | 36 | 36 | 36 | ||||
基础 课程 | 11 | 会计信息化 | 288 | 144 | 144 | 72 | 72 | 72 | 72 | ||
12 | 会计手工记账实训教程 | 144 | 72 | 72 | 72 | 72 | |||||
专 业 课 程 | 13 | 财务会计 | 144 | 72 | 72 | 72 | 72 | ||||
14 | 基础会计 | 144 | 72 | 72 | 72 | 72 | |||||
15 |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 144 | 72 | 72 | 72 | 72 | |||||
岗 位 课 程 | 16 | 职业指导 | 54 | 54 | |||||||
17 | 通用工作技能 | 72 | 72 | ||||||||
18 | 人际交往能力 | 54 | 54 | ||||||||
19 | 行业综合实训 | 90 | 90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教学,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会计理论基础,也要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或者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专业带头人培养:
选拔和培养一批在会计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和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引领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专业带头人负责制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程建设,以及指导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
(3)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定期组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实施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观摩等活动,激励教师相互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4)行业专家参与教学:
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或讲座。建立行业专家与教师的交流机制,促进教师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5)国际化师资培养:
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培训,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实施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提升教师的国际视野和教学水平。
(二)教学设施
(1)建设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语音教室、互动教室等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的教室。
(2)建设高品质的计算机网络实训室、网页制作实训室、平面设计实训室、数字影音后期制作实训室、计算机软件开发实训室等,满足教学实验实训需要。
(3)建设校企合作职场化实训室,满足职业能力训练需要。
(4)建设校企合作工作室,满足学生创业需要。
(三)教学资源
(1)资源规划与整合:
制定详细的教学资源规划,确保资源的充足和适用性。整合校内外资源,包括图书馆、在线数据库、专业软件等,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料。
(2)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教学平台,如校园网、在线课程管理系统等,实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推广电子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互动性和趣味性。
(3)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发:
开发与更新符合培养目标的教材,包括纸质教材和电子教材。建设在线课程库,提供丰富的视频讲座、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教学资源。
(4)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提供真实或模拟的会计工作环境。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和实习机会。
(四)教学方法
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
(五)学习评价
学生选拔与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确保选拔到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学习会计专业的基本能力和兴趣。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术和职业能力。
(六)质量管理
(1)确立质量方针和目标
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方针,明确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终身学习能力。设定具体的质量改进目标,如减少课程不及格率、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增强学生满意度等。
(2)质量策划与设计
设计符合质量方针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
(3)健全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通过毕业考试、考核,完成毕业设计,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