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电子商务

专业代码:7307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所属专业类

对应的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技能

等级证书

财经商贸类

电子商务

电商平台、信息服务和管理等

电商平台人员

信息服务和管理、网店客服、平面设计制作、视频编辑与制作

电子商务师

普通话证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产业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从事营销及其相关工作的初、中级专门人才。在各种工商企业中从事商品销售、促销、推销、导购、理货、客户服务等工作,也可以在企业中担任业务洽谈、市场调研和开发、市场推广、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电子商务专业学制三年。主要培养具有关于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电商相关的互联网平台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良好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能力;能够掌握独立开设并运营网店的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各种常用的应用软件;熟练掌握计算机Photoshop软件的应用;能进行视频编辑及影视后期效果制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主要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基础、Photoshop平面设计、网店运营、现代物流基础、网络营销等。

取证:电子商务师、普通话等级证书

就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各类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公司和个体经营者。具体承担的工作:相关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数据化调研,网络营销以及的网站开发、管理和维护。也可以在各类电子商务网站、信息服务网站、电子商务监管部门以及与电子工业商务有关的机构从事电子商务工作。

六、课程设置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针对职业岗位(群)共同具有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是不同专业技能必备的共同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强化课程思政。要强化任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每门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与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一)公共基础课程

1.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内容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及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课程目标: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大纲》,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作用和规范,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成长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课程目标: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现代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方向和理论研究前沿动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为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以中职学生基础经济学和政治学基础、人文素养要求为依据,包括透视经济现象、投身经济建设、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参与政治生活、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模块,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进一步学习专业的需要,同时融合中职学生的认知基础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4. 《哲学与人生》

课程目标: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大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 《语文》

课程目标: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6. 《数学》

课程目标: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计算和数据处理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初步等数学基础知识。

7. 《英语》

课程目标: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包括语音项目、交际功能项目、话题项目、语法项目、词汇项目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为适应未来多样化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8. 《信息技术》

课程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从整体上对计算机基础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有初步认识,包括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与Internet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和播放软件的使用及日常维护,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计算机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其他课程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9. 《体育与健康》

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达到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卫生与健康、增强体质的锻炼方法、体育保健、各项目竞赛规则)和体育实践(田径、球类、棋类、基本体操、武术、体育舞蹈),培养学生提高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以及体育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10. 《公共艺术》

课程目标:公共艺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 包括音乐和美术两个部分, 音乐教学通过中外不同体裁、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掌握音乐欣赏的正确方法与音乐表现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美术教学通过不同美术类型(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建筑、摄影等)的表现形式与发展演变进程,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熟悉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

11. 《历史》

课程目标:历史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基础模块为中国历史,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拓展模块为世界历史,内容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模块化历史教育,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12. 《心理》

本心理健康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悦纳自我健康成长,和谐关系快乐生活,学会有效学习,提升职业心理素。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13. 《礼仪》

礼仪课是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素质课,是学生毕业后工作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通过礼仪的学习,可以系统掌握现代职业礼仪,展现良好形象,提高良好形象,提高自身修养。在当今社会学习礼仪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职业礼仪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贴、关爱和尊重基础上的,作为文明标志之一的礼仪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主要包括礼仪规范和商务礼仪内容,以一般社交场合接人待物的基本要求为基础,以礼貌意识和交际能力为培养主线,从礼仪道德、个人形象、生活礼仪、职场礼仪、社交礼仪等拓展设计教学内容,具备职业礼仪实务接待和服务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专业(技能)课程

1. 《网络营销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网络营销基本原理、网络营销环境分析、在线消费、网上调查方法与技巧、网络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网上产品与定价、网络渠道与媒体、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网络营销案例分析、营销网站的建立与设计等内容。

2. 《现代物流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物流与物流管理、物流与顾客服务、物流系统规划、库存管理、采购与供应商管理、仓储管理、装卸搬运活动、包装、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管理、企业物流外包、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构建方法、物流成本管理及物流绩效管理等内容。

3. 《计算机网络基础》

课程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能够完成小型计算机网络的组建、管理和维护工作。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技术原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备真正的技术应用能力,并为学生今后进行网络工程的设计与实践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类型、组成、应用等基础知识,熟悉网络工作原理、网络协议和网络规划相关知识,掌握简单局域网搭建及应用、网络设备的基础配置、网络服务器安装与调试等基本技能。

4. Photoshop平面设计》

课程目标:Photoshop基础与案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该软件有全面的认识,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础操作,工具栏中各种工具及菜单命令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最终能够达到熟练运用该软件,为后续深入学习该软件进行创意设计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讲述了该软件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常用文件格式,面板、工作区、文件、图层和选区的操作;移动工具、选框工具、套锁工具、魔棒工具、画笔工具、油漆桶工具、钢笔工具、文字工具、形状工具、路径选择工具、修复画笔工具、图章工具等常用工具的用法;混合模式的应用、图层样式的应用、图层蒙版的应用、通道的应用及滤镜的应用;使学生能按要求制作卡片、户外广告、相册、界面等作品,为后续深入学习Photoshop提供保障。

5. 《短视频与直播》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短视频与直播运营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巧。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短视频的基本构成要素、剪辑技巧、字幕添加等创作和编辑技巧。通过分析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学员将了解到不同领域、不同内容类型的短视频和直播是如何运营和推广的。

6. 《电子商务基础》

本课程是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旨在全面系统地讲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模式、网络支付、物流信息、电子商务安全、网络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基础知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的综合性强,涵盖了从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出发,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电子商务知识体系。

7. 职业指导

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和政策、就业环境和就业途径、求职方法和求职技巧;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增强职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

8. 通用工作技能

通用工作技能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因此对于在企业实习的学生而言,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包括解决 思想上不适应的问题,解决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解决工作 方法不科学的问题。总之,在工作中要结合实际,结合环境, 全方面的考虑,使自己顺利完成工作。

9. 人际沟通能力

为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企业的员工之间必须要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技术交流、经验交流和各种合作,这就需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对于中职生而言,则更需要这方面的培训,包括工作中问题的探寻能力、呈现技巧以及职场礼仪等多方面的培养。

10. 行业综合实训

行业综合实训,是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行业用人需求实现接轨的一项重要的创新,通过把毕业生放到一个模拟工作环境里,使其做为一个职业人,全方位的体会实训工作方法和内容, 从而使学生快速了解工作要求,体会工作任务,适应工作环境。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不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1周一般为24-2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28个学时计算。

其中认知性实习、专项实习、校内综合实训,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顶岗实习集中安排,时间为1学年。

(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

计算机应用专业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在分析了各个职业岗 位所对应的职业能力的基础上,针对于就业班学生在不同培养方向的职业发展,设置了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岗位课程和企业课程。

如下表

课 程 类

课程名 称

内学

期分学时数

总学 时

理论 课

实践 课

1

2

3

4

5

6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文 化 基 础 课

1

数学

252



54

54

54

54

36


2

语文

252



54

54

54

54

36


3

英语

162



36

36

36

36

18


4

历史

72



36

36





5

心理

72



36

36





6

礼仪

72





36

36



7

信息技术

144

64

80

36

36

36

36



8

艺术

72






36

36


9

思想政治

136



34

34

34

34



10

体育与健康

180



36

36

36

36

36


14

Photoshop

基础

288

144

144


72

72

72

72


15

现代物流基础

144

72

72


72

72




16

机网络

72

18

54


72

72




17

短视频与直播

144

72

72



72

72



18

网络营销

144

72

72



72

72



19

电子商务基础

144

72

72




72

72


19

职业指导

54







54


20

通用工作技能

72







72


21

人际沟通能力

54








54

22

行业综合实训

180







90

90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参加学术交流,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并通过在高等学府与名师交流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学理念。

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师实践提出实践要求和执行实践考核。教学团队了解专业最新动态,提高专业技能,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问题,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有计划、有步骤派出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业务进修。

根据教师承担的专业方向课程,派出教师参加相应专业业务进修,鼓励教学队伍成员攻读硕士学位、参加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并通过在高等学府与名师交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和教学理念。

(二)教学设施

(1) 建设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语音教室、互动教室等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的教室。

(2) 建设高品质的计算机网络实训室、网页制作实训室、平面设计实训室、数字影音后期制作实训室、计算机软件开发实训室等,满足教学实验实训需要。

(3) 建设校企合作职场化实训室,满足职业能力训练需要。

(4) 建设校企合作工作室,满足学生创业需要。

(三)教学资源

(1) 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统编教材等高质量教材。

(2) 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

(3) 初步建立核心课程资源库,进而建立全课程资源库,并不断优化完善。

(4) 丰富图书馆专业工具书及专业藏书量,藏书量达到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需求。

(四)教学方法

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

(五)学习评价

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多元化,注意吸收行业企业参与。

(1)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

(2) 评价方式多元化:校内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面试相结合;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等。

(3) 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4) 课程总成绩为100分,其中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课程结业考核占总成绩的50%,总成绩60分为及格。

(5) 过程考核方式以平时表现为主,包括学习态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任务完成度等;期末考核方式以技能考核方式为主,可以是笔试、上机考试、实训操作等。

(六)质量管理

明确教学管理和教学动作的具体要求,强化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辅导、阶段测查过程管理要求,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学期初检查授课教师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期中跟踪检查是否按照教学计划以及其教学方案实施,负责教学的主管领导每学期进班听课,组织听评课活动;每学期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结合系部、教务处的教学评价反馈,定期开展教学诊改活动。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通过毕业考试、考核,完成毕业设计,取得本专业规定的1+X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